“党建+思政”互融机制引领育人结硕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教师第二党支部
一、主要做法
(一)重治理,党建引领制度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积极履行党建工作部署、研究、督办和落实的“第一责任”,结合新时代党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适合学院改革发展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建构起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督促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而为提升办学治院能力提供遵循和保障。
(二)强政治,党建引领理论学习
健全支部学习制度,增强党员学习自觉性。长期以来,党支部严抓理论学习,充分利用中宣部“ 学习强国”、教育部“周末大讲堂”、人民数字马院-优学院等平台和各级各类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每位思政课教师自觉树立终生求知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感悟生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
(三)树品牌,党建引领文化育人
一是在校内筹建党史文化馆,通过“馆”“课”融合、引生入馆、场馆联动、校际合作等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实践,发挥校内红色场馆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用。二是与三门峡黄河大坝、三门峡市博物馆等10家红色基地进行合作共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和“展馆里的思政课”,引导全校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四)促课改,党建引领教育教学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融会贯通讲好思政课。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持续开展“加强理论学习 讲好中国故事”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在纵深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上,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形成高校“大手”与中小学“小手”相牵共进的局面,获批三门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与三门峡市教育局、各中小学共同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授课展示活动。
在党建的引领下,学院在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金课”中荣获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石莎荣获省第二十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1门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名教师荣获省第三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征文二等奖;“课程·活动·拓展·实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灵成长链”项目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评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特色学校。
(五)组团队,党建引领教改科研
针对学院教师多年来存在教改科研能力弱的短板,党支部鼓励党员教师形成团队合力,积极申报各类教改和科研项目,不断积累丰富经验,逐步提升了学院整体教改科研实力,取得了丰硕的教改科研成果。2023年度共申报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立项1项,结项1项;省人文社科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2项,省社科联课题8项,全市重点调研课题2项,市社科联课题19项,校级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8项。1名教师荣获省社科联课题一等奖,5名教师荣获市社科联调研课题一等奖、5名教师荣获二等奖。
(六)广宣讲,党建引领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让社会服务接地气、暖民心。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教师宣讲团,发挥思政课教师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的主动性,让宣讲力量走出校园、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目前,该宣讲团已深入各院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宣讲30余场,宣讲覆盖4000余人次。联合三门峡广播电视台录制10期党史微课堂《百年奋斗 百年辉煌》、6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微宣讲、3期《喜迎党的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社科普及微视频、9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系列微视频。
二、工作成效
(一)理论学习深入化
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依托“学习强国”“周末理论大讲堂”“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开展理论学习,提高学习实效性。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举办7次集中学习、6次研讨交流。党支部通过组织全体党员自主学习指定书目,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修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实现网络好文分享及交流研讨全覆盖,不断增强全体党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
(二)调查研讨成果化
一是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方案,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把主题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确定3个调研课题,由党总支书记牵头开展,形成调研报告3篇,申报课题3项;二是开展“学思践悟新思想 砥砺奋进新征程”思政课实践教学公开课展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新青年建功新时代”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微视频展播、举办“大学生活初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走深走实。
(三)建章立制常态化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面梳理现有工作制度,制定和修改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细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包班进班”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依托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周和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实践教学公开课展示和心理情景剧大赛,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切实提升学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三、经验启示
(一)创新形式求实效,讲学结合开展“微党课”
“微党课”以小载体烘托大主题,把话筒交给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实现党课由“一人讲”转向“大家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由“聆听者”转为“主讲人”、学习由“被动听”转为“互助学”,以讲促学,讲学结合,真正让理论学习活起来进而入脑入心。
(二)深入调研解难题,共建共享开展“微走访”
党支部号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当地红色资源,追寻红色足迹,走访红色基地,探寻红色故事和历史文化印迹,同时与校内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院部党支部和校外实践基地所属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支部之间优势互补、理论共学、资源共享、党员共成长,党建共发展。
(三)深化理论重阐释,师生共建开展“微宣教”
积极培育“新思想研习社”和“心理协会”等学生理论社团,凝练特色活动品牌项目,用“青研青语”讲活思政故事,诠释党建基因,助力青年成长。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周和心理健康活动月,深入中小学和社区、乡镇、企业开展理论宣教和志愿服务活动。